发布时间:2025-10-15 18:12:15    次浏览
汇金网10月21日讯,11月1日,网约车新政将正式实施。网约车新政的出台,就像一盆突然浇下的凉水,使火热的网约车行业骤然降温。今年7月28日,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》出台,意味着网约车行业正式合法化;10月8日,北上广深等城市陆续发布网约车细则,对车牌、司机和车辆都提出了十分严苛的要求。以滴滴为代表的网约车平台仍在尝试各种可能的办法,争取推动新政出现些许转机,但截至目前,事态并未发生太大变化。而在失望和忧虑情绪的笼罩下,网约车行业的生态已经开始悄然瓦解:乘客订单暴跌、司机纷纷退网、租赁公司面临倒闭。网约车合法化7月27日出租车《指导意见》和专车管理《暂行办法》两个文件同时发布。出租车改革意见即日起便将生效。《暂行办法》明确网约车合法地位,但考虑到各地情况不同,专车管理办法目前只提出了大的框架,操作细则还需各地具体敲定,为此也留了3个月的政策过渡期,自今年11月1日起实施。最新发布的《暂行办法》第三章第十四条规定,网约车驾驶员应当符合四个条件,其就包括无暴力犯罪记录。因此,从11月1日起,如果想要担任网约车司机,你就必须具备以下条件:1.取得相应准驾车型机动车驾驶证并具备3年以上驾驶经历。2.无交通肇事犯罪、危险驾驶犯罪记录,无吸毒记录,无饮酒后驾驶记录,最近连续3个记分周期内没有记满12分记录。3.无暴力犯罪记录。4.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其他条件。新政对网约车行业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三个月以来,网约车的订单量已暴跌一半,符合新政规定的司机和车辆只占总数的5%-10%。而在这样的局面下,与网约车合作的大部分租赁公司迎来生死考验,滴滴等平台自身的估值也将出现跳水局面。1、网约车的订单量已暴跌一半 司机纷纷退车据知情人士介绍,滴滴和优步合并(8月1日)之后,对司机和乘客的补贴都大幅下降,管辖的司机们平均订单量和流水大约降了三分之一。新政细则出来后没几天,订单量和流水又降了不少,两次累计降幅超过50%。知情人士介绍称,以前平均每天22单,现在不到10单。干活累、挣钱少,还是有不少司机能够接受,但网约车新规让很多司机们忧心忡忡、选择放弃。最近所有的租赁公司退车量齐升,被退最多的是不符合新规细则的中小型车辆。2、灭顶之灾!合规率低:1.2万辆车仅80辆会接着干在滴滴和优步合并之前,租赁公司是他们一直以来争夺的重点之一。为了拉拢租赁公司,滴滴和优步在返点、补贴上的力度也比较大,并且都会要求达成合作的租赁公司不能进驻其他网约车平台。 2015年9月与滴滴达成合作。当时出于把控服务质量、避免在与优步对私家车的补贴战中越陷越深的目的,滴滴要求合作的租赁公司必须有一定数量的自有车辆(自租或自购,再招聘全职司机)。对租赁公司来说,这需要大笔资产的投入,所以旗下只有私家车加盟的小公司选择退出。邹军是一家和滴滴合作的租赁公司老板,他把握住了这个时机,吞并了其中几家,把自己公司迅速做到了拥有1万多台车的规模。按照北京“京人京车”的网约车规定,邹军公司旗下的1.2万名司机中,符合要求的只有几百人,而这些人中愿意把车辆转为营运性质继续跟着邹军干的只有80人。“1.2万人仅剩80人,不夸张的说,这就是灭顶之灾。”邹军说,“顺应形势,我从传统租赁转型到了互联网租赁,并且开始有一些盈利,但没想到如今会迎来当头一击。”3、融不进的未来 退不回的过去如果网约车实在干不成,以后做什么?回到传统的租赁行业去。据知情人士称,传统租赁行业已经没有他们的立足之地,传统已经转型,已经适应了滴滴的模式,再回去剩余的空间很小。有一句话叫“融不进的城市,回不去的农村”,放在租赁公司身上,就是——融不进的未来,退不回的过去。滴滴还有机会么?所谓机会,关键是要看目标。所以滴滴未来会怎样,关键在于滴滴未来想成为什么,以及滴滴未来想要干嘛。看到很多人分析,滴滴未来的发展主要是两种情况,第一种是延续现在,继续做一家众包型的出租车公司,和政策博弈;第二种则是滴滴做高端出租车市场,会通过提升服务,将专车打造为类似于日本、美国出租车那样,服务高端人群。小编认为,在政府没有对现行的出租车管理政策改变之前,滴滴在上面两种情况下能够继续发展壮大的机会并不大了,最起码在一线城市几乎没有可能。首先来看第一种情况,相信地方政府并不是不知道网约车管理草案出台后会有什么反应,也并不是不知道滴滴的先进,但是地方政府仍然出台了,为什么?最大的原因在于,相比在出租车行业里传统出租车公司和滴滴的竞争,解决城市拥堵状况才是更大的问题。两者相害取其轻,地方政府也是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,采取一刀切的方式,让传统出租车成为即得利益者,让滴滴成为牺牲品。所以,滴滴想要继续延续现在的业务,唯一的可能就是政府对出租车业务进行彻底的管理、改制,这恐怕在短期内想要实现非常难。而第二种情况同样是在彻底的城市出租车业务改制之前,滴滴很难有生存的空间。试想一下,如果你在机场打车,你是否愿意为了一个服务更好的出租车多花几倍的价格?就现在的情况,恐怕这样的用户不会太多。相应的,滴滴又能有多少可供其发展的市场空间。一个最新的消息是,在一线城市出台网约车管理草案之后,成都也出了相应的规定,成都网约车司机除了拥有成都市户籍和本地牌照之外,持有“成都市居住证”的外地人也可以加入网约车的行列。联想到不久前马化腾关于网约车对李克强总理的谏言,这意味着,对于网约车,其实在一些发展中的城市,尤其是那些急需要吸纳外来人口的城市,滴滴有着相应的生存空间,这其实也是滴滴现在的发展机会。文章最后,引用一句来自于恩格斯的依据政治极端正确的话,“只有在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,发展到甚至对我们现代条件来说也是很高阶段,才有可能把生产提高到这样的水平,以致使得阶级差别的消除成为真正的进步,使得这种消除持久巩固,并且不致在社会的生产方式中引起停滞或甚至衰落。”这句话其实在告诉我们两个道理:第一个是在社会生产力并未到达极端高水平之前,或者说未达到共享经济所需要的条件之前,一切所谓的共享经济都是在耍流氓。所以,尽管滴滴鼓吹共享经济,但它远没有那么伟大。